【孑然一身这句成语是什么意思】“孑然一身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、没有亲人或朋友陪伴的状态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凄凉、寂寞的情感,也可以用来描述某人在某种情况下独自一人,没有任何依靠。
一、成语解析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孑然一身 | jié rán yī shēn | 形容一个人孤零零的,没有任何人陪伴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| 多用于书面语,形容孤独、无依无靠的状态 |
二、成语释义
“孑然”意为孤单、孤立;“一身”指一个人。合起来就是“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”,比喻没有亲人、朋友,也没有任何依靠,处于一种孤独、无助的状态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句 |
描述个人处境 | 他因家庭变故,如今孑然一身,生活十分艰难。 |
表达情感状态 | 她在异乡工作,常常感到孑然一身,心中充满思念。 |
文学作品中 |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战乱中孑然一身,独自求生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孤苦伶仃、形影相吊、独来独往 |
反义词 | 有家有室、成双成对、左右逢源 |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孑然一身”多用于书面语,口语中较少使用。
-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在轻松或积极的场合中使用,以免显得过于消极。
- 不宜用于形容正常的生活状态,除非确实处于无依无靠的境地。
六、总结
“孑然一身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、无依无靠的状态。它不仅表达了身体上的孤单,也包含了情感上的落寞。在写作或日常交流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但也要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