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曾相见便相知,相见何如不见时。安得与君相诀绝,免教生死作相思】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暮秋独游曲江》,原句为:“但曾相见便相知,相见何如不见时。安得与君相诀绝,免教生死作相思。”这四句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缘的追忆与无奈,以及对爱情无法割舍的复杂心理。
一、
该诗句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,描绘了人与人之间因相见而产生的深厚情感,也揭示了“相见”与“不见”之间的矛盾心理。诗人认为,若能早早断绝情缘,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生死相思之苦。这种情感既是对爱情的执着,也是对命运无常的感慨。
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凝练,体现了李商隐诗歌中常见的婉约与深情风格。
二、原文解析与情感分析
诗句 | 解析 | 情感表达 |
但曾相见便相知 | 只要曾经相遇,就彼此了解 | 相遇即生情,缘分奇妙 |
相见何如不见时 | 相见带来的痛苦远大于快乐 | 对相见后的遗憾与伤感 |
安得与君相诀绝 | 希望能与你彻底断绝关系 | 表达对情缘的无奈与渴望解脱 |
免教生死作相思 | 不愿因爱而生出生死相思之痛 | 对爱情带来痛苦的反思 |
三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凝练:全诗仅四句,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层次和人生哲理。
2. 情感真挚:诗人以第一人称视角,表达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。
3. 意境深远:通过“相见”与“不见”的对比,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。
4. 哲理性强:不仅写情,更写人生选择与命运的无奈。
四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社会,人们同样面临“相见”与“不见”的抉择。有些人因为一次相遇而心生牵挂,却因现实原因无法在一起;也有人选择放手,只为避免未来的痛苦。这首诗提醒我们,感情需要理智与克制,有时“不见”也是一种保护。
五、结语
“但曾相见便相知,相见何如不见时。”短短几句,道尽人间情事的复杂与无奈。它不仅是对过往的回忆,更是对未来的警醒。愿我们在面对感情时,既能珍惜相遇的缘分,也能懂得适时放手,减少不必要的痛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