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荆草简单介绍】荆草,又称“荆芥”或“荆芥穗”,是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,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。荆草性辛、微苦,味凉,归肺、肝经,具有解表散风、透疹、止血等功效,广泛用于中医临床治疗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、皮肤瘙痒等症状。
荆草不仅在药用上有重要价值,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于烹饪和香料调配。其气味清香,可用于制作茶饮或调味品,尤其在一些地方菜肴中使用较多。
荆草简介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中文名 | 荆草、荆芥、荆芥穗 |
| 拉丁学名 | 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. |
| 科属 | 唇形科 |
| 性味 | 辛、微苦,性凉 |
| 归经 | 肺、肝经 |
| 功效 | 解表散风、透疹、止血 |
| 主治 | 感冒、头痛、麻疹不透、皮肤瘙痒 |
| 用法 | 煎服、外敷、泡茶 |
| 产地 | 中国多地,如河南、河北、山东等 |
| 采收期 | 夏季茎叶茂盛时采割 |
| 药材特征 | 茎方柱形,表面灰绿色,有短柔毛 |
荆草作为一味传统中药材,因其独特的药性和广泛的用途,深受医家和百姓的喜爱。在现代医学研究中,也逐渐揭示了其抗炎、抗氧化等潜在作用,进一步推动了对荆草的深入开发与应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