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外强中干的人是什么意思】“外强中干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言虽善,其心实恶,是谓外强中干。”意思是外表看起来强大、强硬,但内在却虚弱、空虚。用来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似有力量、有气势,实际上缺乏真正的实力或底气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外强中干”的人常常表现出一种“装腔作势”的状态,比如说话嗓门大、态度强硬,但在关键时刻却无法承担责任或解决问题,显得力不从心。
“外强中干”指的是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硬、有实力,但实际上内心虚弱、缺乏真正的能力或底气。这种人往往在面对挑战时暴露弱点,容易被识破虚张声势的表象。
表格展示:
| 词语 | 含义 | 出处 | 常见表现 | 使用场景 |
| 外强中干 | 表面强大,内里虚弱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 装腔作势、言行不一、遇事退缩 | 描述性格、评价行为、批评虚伪者 |
| 例子 | 某人平时大声呵斥别人,但遇到问题就躲开 | — | 说话强硬、行动软弱、缺乏担当 | 工作场合、人际交往、文学作品 |
总结:
“外强中干”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行为现象,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或自己时,不应只看表面,而应关注内在的真实能力和素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