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都武侯祠对联】成都武侯祠是中国著名的三国文化纪念地之一,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。作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,武侯祠不仅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,还因其丰富的楹联文化而备受游客和学者的关注。其中,许多对联内容精炼、寓意深远,既体现了诸葛亮的忠贞与智慧,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。
以下是对成都武侯祠部分著名对联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,便于读者了解其内容与意义。
一、对联
1. “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”
出自杜甫《蜀相》,此联赞颂了诸葛亮辅佐刘备、刘禅两代君主的忠诚与智慧,表达了对其鞠躬尽瘁精神的敬仰。
2. 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。”
同样出自杜甫诗作,此联感叹诸葛亮北伐未成便英年早逝,令人惋惜,也寄托了后人对他的怀念之情。
3. 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出自《后出师表》,是诸葛亮本人的誓言,体现了他为国为民、至死不渝的精神。
4. 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。”
此联强调了智与愚之间的辩证关系,也反映出诸葛亮谦虚谨慎的态度。
5. 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。”
虽非直接出自诸葛亮之口,但常被用来形容他的处世态度,体现其高洁人格。
6. 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出自《诫子书》,是诸葛亮教育儿子的名言,强调内心的修养与人生目标的重要性。
二、对联一览表
| 对联内容 | 出处/来源 | 内容含义 |
| 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 | 杜甫《蜀相》 | 赞扬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忠诚与智慧 |
| 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 | 杜甫《蜀相》 | 感叹诸葛亮北伐未成,令人惋惜 |
| 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 | 《后出师表》 | 表达诸葛亮为国尽忠、至死不渝的精神 |
|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;愚者千虑,必有一得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| 强调智与愚的辩证关系 |
| 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 | 非直接出处 | 形容诸葛亮的处世态度与人生追求 |
| 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 | 《诫子书》 | 强调内心修养与人生目标的关系 |
三、结语
成都武侯祠的对联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结晶,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忠义、智慧与修身理念的集中体现。这些对联穿越千年,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历史、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。无论是游客还是研究者,都能在这些文字中感受到诸葛亮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力量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