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 >动态 > 综合精选 > 2024-08-14 01:30:01 来源:

声律启蒙三江(声律)

导读 大家好,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声律启蒙三江,声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我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、音韵、...

大家好,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声律启蒙三江,声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我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、音韵、格律等方面的要求。

2、根据汉字单音节的特点,三国时李登作《声类》,以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分韵,首以五声配字音。

3、西晋陆机在《文赋》中说:“暨音声之迭代,若五色之相宣。

4、”也提出了字音的调配问题。

5、南朝宋范晔《狱中与诸甥侄书》中有“性别宫商,识清浊”的话,说明已经注意调配,能够识别五声。

6、南齐周□作《四声切韵》,已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。

7、到梁代沈约进一步用五声来调配诗的音节,他在《宋书·谢灵运传论》中指出:“欲使宫羽相变,低昂互节,若前有浮声,则后须切响。

8、”即要把宫声和羽声的字、浮声和切响的字互相调配。

9、他又提出“八病”说,即平头、上尾、蜂腰、鹤膝、大韵、小韵、旁纽、正纽。

10、前四病为浮声切响(即后来的平仄)的调配不当;后四病指双声迭韵的调配不当。

11、后来更进一步用五声来配四声,但对五声与平、上、去、入关系的解释,却存在分歧。

12、沈约所说的低昂或浮切,以及刘勰在《《文心雕龙》·声律》中所说的“声有飞沉”,都是两分法。

13、四声怎样分为两种,在六朝时没有完全解决。

14、“八病”说过于繁琐,沈约自己也不能遵守。

15、到了唐朝,以上去入为仄,平仄相配,符合于低昂、浮切、飞沉的两分法,便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。

以上就是【声律启蒙三江,声律】相关内容。